首頁
啟程時刻
臺鐵專書
小故事大募集
佳陵
每周2趟 每年52週104趟台北-頭城來回 6年間人來人往
more
莊蕙瑜
我今年81歲(照片前左) 今日兒子要我投稿,我與台鐵的因缘: 除了老公是台鐵員工一份子以外, 我在1歲日治時期時,大姐夫被派調到高雄縣旗山鎮旗尾建造鐵軌,當時火車是拖板車,用來運送...
more
Pan
我與臺鐵的開始 小時候家裡住在高雄前鎮臨港線附近,當時的臨港線還沒停駛,每天的貨物列車不計其數,尤其凱旋路上的車場調車作業之多,更是令許多汽機車駕駛人們煩躁不已,...
more
Sumio
在搭自強號由台北回高雄的途中, 甫從台中站開出未久,發現安坐在前座的一對母女, 正分享著一顆茶葉蛋,為人母者,正細心幫女兒剝蛋殼之際,一不留神茶葉蛋一溜煙從掌心發出掉...
more
香姊
參加阿里山森鐵之旅~洋溢崎步走 走訪獨立山
more
Joy
追逐鳴日號的我們 當我們看到這輛迷人的火車 大夥不經意的拿起手機 在不同的角度拍成這樣的畫面 真有趣
more
恬庭阿嬤
因為有了北迴,台東人不再只是坐金馬號客運,西漂到高雄謀職就學;因為有了北迴,台東人可以到台北讀大學,也因此改變了我的命運,猶記得在台北讀書時,某些學長姐得知我來自台東,好奇問...
more
小蔡
藍皮火車 打開窗戶,徐風出進來,配合轉動的電風扇,聞著舊舊的皮革味,選擇一趟慢旅行。從枋寮到金崙,火車慢慢走、時間慢慢過、心理慢慢靜,雖然沒有任何的目的,但就是一種...
more
嘿嘿嘿
記憶·光華 柴油的氣味,透過打開的窗子,滲進了古老的車廂裡。承載著每位旅客疲憊的身體,穿過了一座又一座的山洞,那氣味隨著密閉的山洞,凝結進入了鼻腔中。 光華號,是...
more
Prev
1
2
3
4
5
6
7
Next
回首頁
佳陵
每周2趟
每年52週104趟台北-頭城來回
6年間人來人往
莊蕙瑜
我今年81歲(照片前左) 今日兒子要我投稿,我與台鐵的因缘:
除了老公是台鐵員工一份子以外, 我在1歲日治時期時,大姐夫被派調到高雄縣旗山鎮旗尾建造鐵軌,當時火車是拖板車,用來運送甘蔗到旗尾糖廠。到後來有小火車可載送上學,二姊就在旗山火車站當售票員,一直到認識外子在旗山車站與我約會。里港橋被大水冲段那陣子,外子有時就會從屏東搭小火車到旗山,再到旗尾。想當年要去台北就得搭小火車到九曲堂換大火車,到台北将近10 小時。車上沒販賣柬西,車站也沒販賣食品。大姊後來跟著姐夫嫁到台北,是因為母親忽然病故; 姊夫在母親生前看上大姐,就在母親逝世百日内娶回台北。大姊捨不得我, 就帶著我一塊坐火車跟大姊夫北上。後來姊夫跟父親說我在台北天天哭,父親不捨,就要二姊坐火車再把我帶回旗尾。回旗尾也是想念母親天々哭。虽然迄今我己过了81歲,仍然愛哭。
小姑婚後也在屏東火車站當售票員,生了一男一女很怕生很會哭。慫恿我再生女兒。如果男的就給他。可是一想到父親視我如掌上明珠。但到長大。還不是一樣嫁人。
時光飛逝一眨眼两個兒子的同輩的早已成家立業。至今唯独不婚成為單身贵族。虽各有一遍天,不是他们没對象。就怕结婚失去自由消遙。雖不必為孩子操心,但畢竟為母者,還是不甚開心。直到這陣子终於頓悟。兄弟似乎是我的護法金剛。願陪我到處玩。推着輪椅走天涯。也推著我参加各地的馬拉松赛,從澎湖跑到旗山,高樹,再到墾丁。只要我願意,兄弟俩就開車載著我和外子四處征戰,推着輪椅帶我跑。感染我的朝氣,似乎回到十八歲,前幾天還陪我看孤味,我拿出當年與陳淑芳合照,朋友還以為我當年是追星呢!
人活得快樂與不快樂是心態。找到身心的健康和经濟的平衡才能活出自我!人生舞台是屬於自已。當謝幕。一切歸零。沒有自已的角色。但重要的要有一份坚定的信仰。才不至飘眇無主。
Pan
我與臺鐵的開始
小時候家裡住在高雄前鎮臨港線附近,當時的臨港線還沒停駛,每天的貨物列車不計其數,尤其凱旋路上的車場調車作業之多,更是令許多汽機車駕駛人們煩躁不已,但我卻被這一列列的長長又酷酷火車吸引了!當時由於年紀尚小,還不知道臺鐵還有分客運和貨運,曾一心期待在臨港線上看到自強號等載客火車,想當然爾都是失望落場。然而因為燈會接駁關係,高雄縣政府和臺鐵合作首次開了接駁火車,而且迴響不錯,之後臺鐵市府及麥當勞三方合作,開行了高雄嘟嘟火車!對於小小火車迷的我來說,真是美夢成真,央求了父親帶了弟弟、外婆和表姐一同前去體驗,也才能在當時的新光站(今輕軌高雄展覽館站附近)留下這張珍貴照片,車身上印有高雄是座城市花園,至今印象深刻!隨著都市的擴張和發展計畫,臨港線逐步退出了高雄,部分變成了輕軌延續精神,部分成了鐵馬道,也有就消失無蹤的。總覺得十分可惜,隨著自己年紀增長對鐵道日漸熟悉,然而小時候最親近的鐵路風情卻已不在。但也因為小時候和鐵路的結緣,讓我有了方向,大學畢業後即考入臺鐵服務,為繼續在線上服務的路線、貨運和客運努力,也希望帶給下一個小小朋友對鐵路和臺鐵另一個新的憧憬和幻想!
Sumio
在搭自強號由台北回高雄的途中, 甫從台中站開出未久,發現安坐在前座的一對母女, 正分享著一顆茶葉蛋,為人母者,正細心幫女兒剝蛋殼之際,一不留神茶葉蛋一溜煙從掌心發出掉在車廂地板上,此時這畫面讓逐一車廂巡車的女列車長路過驚鴻一瞥, 說時遲,那時快,
義不容辭蹲下探首找到那顆蛋, 遞還給小女孩,然後起身往前車走去,不一會兒只見到她端杯茶水前來,交給他媽媽清洗茶葉蛋,小妹沒有回應一句「 謝謝阿姨 ! 」。女列車長繼續往前巡車去, 此時在座同車旅客目送列車長背影,無聲勝有聲,無不動容。
香姊
參加阿里山森鐵之旅~洋溢崎步走
走訪獨立山
Joy
追逐鳴日號的我們
當我們看到這輛迷人的火車
大夥不經意的拿起手機
在不同的角度拍成這樣的畫面
真有趣
恬庭阿嬤
因為有了北迴,台東人不再只是坐金馬號客運,西漂到高雄謀職就學;因為有了北迴,台東人可以到台北讀大學,也因此改變了我的命運,猶記得在台北讀書時,某些學長姐得知我來自台東,好奇問我有沒有參加五燈獎,原來他們以為住在台東都是原住民,也有人問我,每天上學是不是要翻山越嶺…?但隨著北迴接通花東線,南迴鐵路完工,大家喜歡到台東旅遊,稱台東為後花園,這一切都是鐵道帶來的成果啊。
小蔡
藍皮火車
打開窗戶,徐風出進來,配合轉動的電風扇,聞著舊舊的皮革味,選擇一趟慢旅行。從枋寮到金崙,火車慢慢走、時間慢慢過、心理慢慢靜,雖然沒有任何的目的,但就是一種生活的享受。
嘿嘿嘿
記憶·光華
柴油的氣味,透過打開的窗子,滲進了古老的車廂裡。承載著每位旅客疲憊的身體,穿過了一座又一座的山洞,那氣味隨著密閉的山洞,凝結進入了鼻腔中。
光華號,是臺鐵引進的第一種柴油車。當時鐵製的車身純潔無暇,與陳舊的蒸氣火車形成強烈的對比,也因為這樣,被取了一個小名:「白鐵仔」。亮面的車身上流動著金屬的條紋,車頭圓形的銘版閃閃發亮,斗大的三個字「光華號」使整個列車看來既新穎又氣派。但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那柴油味。混著機油、柴油的味道,像極了工廠裡排放的油煙廢氣,雖不好聞,但這是我在東線美好的記憶。
小時候有一段時間住在東部,看著「白鐵仔」來來回回,經過時的柴油味,總是遭眾人唾棄,但我總是大口吸,享受那火車的速度給人的快感,嗅覺給人的安全感。我渴望搭上它,穿梭在花東縱谷那綿延的山巒中。
成列的坐椅,每塊皮革的質感都不在話下。車廂裡旋轉的吊扇將柴油的氣味在空氣中混和,渾厚厚的引擎聲浪在車廂中擴散,柴油味在車子發動的那刻漫延到了整列火車。這是我在臺東最美好的記憶,一路沉浸在引擎聲和柴油味中,在山洞更為明顯,行到山巒處,青草味與柴油味混雜在一片,這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味道,這種搭乘體驗,絕對不是現代火車會有的。
時過境遷,白鐵仔也再也不像那初來乍到時風光,歲月的痕跡佈滿了整臺列車。車身的流線條紋不再美麗,引擎聲浪因為限速的關係不再渾厚有力,但唯一不變的,還是那濃厚的柴油氣味。前年,台鐵以「車身生鏽老舊,引擎加速能力下滑」的理由將白鐵仔除役。現在的白鐵仔,已消失在我們的眼中,安安靜靜的停在臺東機務段。這不禁令我想起當時台南鐵路地下化時在台南站被強迫拆除的歷史文物:「蒸氣火車水塔」。同樣的歷史文物,同樣因時代變遷被除役,那熟悉的味道,還有機會繼續被人們歌頌著嗎?